桑植县官地坪镇铜矿村:一片“金叶子”的富民之路
2025-11-01 13:44:4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高丽文 | 作者:何蜜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56

桑植融媒11月1日讯(记者 何蜜)在湘西北的崇山峻岭间,官地坪镇铜矿村不仅以95%的森林覆盖率构筑起绿色生态屏障,更凭借一片片金色的烟叶,铺就了一条坚实的富民强村之路。这里,烟叶种植历史已逾半个世纪,如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,成为乡村振兴中最具分量的“金叶子”。

五十年传承,铸就支柱产业

官地坪镇是湖南省桑植县的老烟区,拥有50多年的烟叶种植历史,烟叶产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。铜矿村也随官地坪镇一同发展烟叶产业,依托独特的土壤条件和成熟的种植技术,形成了优质的烤烟生产基地。当地烟叶以质量上乘、特色鲜明著称,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。目前,全村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750亩,涉及烟农34户,烟叶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80%以上,成为当之无愧的农业主导产业。

这片“金叶子”的价值,不仅体现在账面上,更融入了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。烟叶产业每年创造季节性用工岗位500多人次,有效吸纳了本地劳动力,保障了村民人均年收入稳定在2万元以上。从育苗、移栽、采收到烘烤,每一个环节都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节点,烟叶生产周期与农闲时节的巧妙衔接,让村民们实现了“家门口”的稳定就业。

科技赋能,应对自然挑战

然而,传统的农业生产总难避天时之困。种植大户向丽琴对此深有体会。今年,她将种植规模扩大至100亩,预计收入可达60万元,然而突如其来的暴雨极端天气,让烟叶减收、烤烟棚漏水的难题接踵而至。

关键时刻,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。“这个棚子是今年驻村工作队来了和村里一起搭的,这样我们下雨天才能烤烟。”向丽琴指着新建的烤烟棚感慨道,“还有上一次停电,我们这里用发电机自己发电,一天要用七八百元的柴油,驻村工作队和村里的干部一起半夜来协助供电所的人把电通上了,起码为我们挽回了四五万元的损失。”

这样的故事在铜矿村并非个例。2025年6月,桑植县委、县政府选派县委办、县移动公司驻村工作队进驻铜矿村。面对喀斯特地貌带来的季节性缺水难题,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,争取到720万元项目资金,实施饮水安全提升改造工程,从源头上保障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。同时,新修的7.1公里烟叶产业路,实现了全村所有农户及20亩以上连片耕地通路到户,彻底解决了生产资料运输和产品外运的难题。2025年汛期,驻村工作队争取资金25万元维修烤烟房,烤烟房遭遇停电时,工作队和村干部连夜协调恢复电力。

创新发展,拓展产业空间

在稳固传统种植的基础上,铜矿村不断探索烟叶产业的新可能。2025年,村里创新发展“烟菜轮作”模式,利用烟叶采收后的土地空档期种植蔬菜200亩,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实现了“一块土地、两份收获”。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增加了土地产出效益,还优化了土壤结构,为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与此同时,驻村工作队投资280万元拟建的铜矿村产业服务中心正在规划中,未来将打造“铜矿直播间”平台,通过电商渠道让优质的铜矿烟叶及其他农产品走出大山,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这一举措将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产业发展的“缺市场”问题,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

党建引领,凝聚发展合力

烟叶产业的蓬勃发展,离不开坚强的组织保障。铜矿村以党建为引领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。村党支部书记向延凤17年如一日,舍小家顾大家,带领班子成员攻坚克难;驻村工作队把“办公桌”搬到田间地头,一个月走完全村14个村民小组,精准把脉产业需求。

从落实二轮土地延包政策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,从组织技术培训到对接市场资源,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始终与烟农并肩作战,形成了“党组织引领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”的产业发展格局。这种紧密的党群干群关系,成为烟叶产业健康发展的最可靠保障。
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铜矿村的烟叶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这片历经半个世纪风雨的“金叶子”,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中愈发闪亮,它不仅承载着铜矿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更谱写了一曲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动人乐章。

责编:高丽文

一审:熊惠

二审:杨明

三审:陈建国

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时政报道
视听桑植
时政报道

  下载APP